1.湖北恩施民族歌曲有那些 ?

2.汉代的民歌

3.土家族民歌有哪些

4.土家族民族文化有哪些?土家民歌黄四姐的来历是什么?

5.恩施民歌的简介

民歌黄四姐表演唱_民歌黄四姐歌词全部

我很确定是一首湖北民歌,叫黄四姐,是男女对唱的,但是有一个版本是男声女声都是一个人唱的,她是陈娟,而且还上过央视的,你去酷狗里面找找,我有下到我的MP4里常听的,就有你说的那个调……咿尔呀而哟~呀尔咿而哟~”

湖北恩施民族歌曲有那些 ?

民歌《黄四姐》至今已传唱150多年,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是抗战时期“省立六高”所在地。

《黄四姐》民歌为群众喜闻乐见,自娱性很强,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土家人对婚恋的开明态度。

建始高坪、三里、红岩是恩施州通往宜昌的门户,早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高坪、三里和红岩就已出现市肆,商业一度繁荣。清末,一批汉帮客商每年春秋两季从宜昌、沙市、武汉等地来贩卖洋布、针线、丝帕、裹腿、头绳等商品,在施南府境内肩扛布匹,手摇铃鼓,走街串巷叫卖,或下乡赶场,深入到农家屋场兜售货物。

很早以前,三里老村寨子就居住着120多户黄氏家族。一天,来了个俊俏的外地货郎哥,黄氏众姐妹围住他要买针头线脑,货郎哥非常乐意,日后便隔三差五来寨子,慢慢与黄氏姐妹相熟。货郎哥时常打情骂俏挑逗黄氏姐妹,其中一个姑娘叫黄幺姑,在家中排行第四,长得漂亮水灵,货郎哥特别欢喜。一来二去,黄幺姑也对货郎哥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两人相爱结婚。

尔后,人们便把货郎哥送给黄幺姑定情物这一段编成喜花鼓《货郎哥》传唱。他们婚后得子办喜酒庆贺,前来贺喜的亲友又将《货郎哥》改编成《黄四姐》。丝帕子在恩施地区出现大约就在这一时期,这无疑为民间文艺提供了题材和灵感,也赋予《黄四姐》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深厚的民族底蕴。

《喜花鼓》因生孩子“整酒贺喜时舞蹈狂欢”而得名。土家族人把人的出生看作头等大事,土家姑娘出嫁后生育儿女,双方家族皆大欢喜,定下“整酒贺喜”吉日隆重庆贺(又称“整祝米酒”)。“整酒贺喜”吉日夜,人们酒足饭饱后聚在一起,没那么多床铺睡觉,为了度过五更长夜,客人们便与族邻、妯娌们嘲弄嬉戏,拿着草帽、蒲扇,或在灶洞锅底摸一手黑锅烟灰,把孩子的外婆、舅母、姨妈抹成花脸,拉拉扯扯走到堂屋,又唱又跳打起花鼓子来。大家互相戏弄,边唱边舞,根据歌词内容和旋律节奏,轻松活泼地表演起来,在优美动听的歌声和欢笑声中迎来黎明曙光。

喜花鼓《黄四姐》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代代土家人千锤百炼地演唱,逐渐变成了“花鼓戏”,最终形成《黄四姐》、《闹五更》等30多首喜花鼓民歌,其中以生动、欢快、隽永的《黄四姐》最为优秀,成为逢宴必唱的歌曲。

由于《黄四姐》易记、上口、幽默、风趣,乡亲们有时在田间地头也即兴唱起《黄四姐》。从第一代传人黄齐兴到现在的黄宗界、黄宗定、黄宗平等,《黄四姐》已有八代传人。

汉代的民歌

湖北恩施民歌主要有:《龙船调》、《黄四姐》、《六口茶》、《伙计歌》、《直尕思得》、《十二月花》、《什么穿的一身黑》、《三百牯牛赶下河》、《打树谜》、《盘解歌》等。

恩施民歌以土家族民歌为主。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的“踏啼之歌”后,巴人歌韵分别以唐宋“竹枝词”、现代“五句子”为载体,逐步凝聚成土家人的哭嫁歌、丧鼓歌、薅草歌、上梁歌、情歌、穿号子等。土家民歌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清新凄艳、幽眇哀怨,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

土家族民歌有哪些

《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灯红歌》、《风吹竹叶》》、《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乡里妹子进城来》《黄四姐》、《洪湖渔歌》《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小》、《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土家族民族文化有哪些?土家民歌黄四姐的来历是什么?

土家族民歌有哪:《农家乐呵呵》、《土家女儿会》、《恩施土著》、《农家小院》、《哈格咋》、《哈格扎》、《黄四姐》、《妹娃要过河》、《大山里有一支歌》、《好山沟》、《大山深处有条河》、《桑木扁担软溜溜》、《柑子树》、《绣香袋》、《巴舞土风》、《巴山魂》、《八百里清江》、《土家梆鼓》、《山中一片林》等。

土家族生活在大山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乃至情感上的交流,都十分困难。大山阻挡,隔河相望,难得一见,不得不以呼喊和唱山歌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就产生了山歌,其歌词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变化多样。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词与乐曲结合而构成的同一体民歌,他是文学与音乐交会的产物。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属于语言艺术,它表情达意、被人感知。

土家族民歌的乐曲以声音的外化形式,产生了美的抒情效果,直接作用于听觉,创造性的显现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内容。歌词与乐曲的结合塑造了音乐形象,丰富了土家族民歌,因而使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长存。

恩施民歌的简介

在土家族民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就是哭嫁,简单来讲就是在结婚的时候,土家族的女孩子一定要学会哭,说哭就哭。结婚本来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在结婚的当天,土家族的新娘就一定要学会哭嫁,不会哭嫁的女孩子在土家族是要受到歧视的。而且在结婚的当天哭泣的越大声越难过就越好。

并且在结婚的时候也不能只是新娘一个人哭泣,要招来很多的小伙伴一起哭,哭得越大声乐感人就越好。在结婚的当天,新郎还需要送一张粑粑到女方的家里,这种粑粑是圆圆的,有一张桌子那么大,这就代表着结婚以后可以和和美美的。

而且男方和女方在结婚当天之前都是不允许见面的,也就是说结婚的所有细节女方和男方都没有沟通过,完全都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在结婚前如果女方和男方碰面会认为是不吉利的,而且很可能这门婚事就这么吹了。另外土家族世世代代都习惯居住在吊脚楼上面,并且还有对山歌的习惯。其实土家族很多的男生和女生也是通过对山歌的方式认识的,只要歌声动听,就算没有见过面的两个男女,也可以结婚。

土家族民歌黄四姐其实就是描述了一个土家族女子黄四姐的爱情故事,当时她喜欢上了一个卖货郎,歌曲就描述了两个人相爱和结婚的过程。当地人为了纪念这段故事就写了货郎哥的一首山歌。后来这两个人生下了孩子,在孩子周岁的时候,大家前来祝贺,就把货郎哥这首山歌也改编成了黄四姐。所以说黄四姐其实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首土家族的山歌,也展示了土家族的一些习俗,描述了土家族的平凡的爱情故事。

《龙船调》原为《种瓜调》,最早是流传在利川柏杨镇一带的划莲船的唱腔,《龙船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年10月公布的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共有12段,以每月节庆和农事活动为内容。《龙船调》特色浓郁,意境鲜丽,歌中的土家妹娃与艄公两个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词句质朴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有着诙谐幽默的特点;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而高亢婉转,其抒情性与民间情感十分突出。

鹤峰民歌《柑子树》是代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建始民歌《黄四姐》是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民间花鼓小调,是一首自娱性很强的群众歌曲,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歌曲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了土家人对恋爱与婚姻的开明态度。

恩施州不少地方素称山民歌之乡,其歌有高亢激越的咏叹调,有行云流水的宣泄曲,有迂徐舒缓的通俗唱法,也有狂吼疾呼的摇滚乐。“下里巴人”的遗风、“竹枝词”的流韵、“五句子”的格律、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