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科莫·普契尼的创作生涯

2.音乐家的小故事

3.郭淑珍的个人经历

4.急需莫扎特的生平简历,只要重点!手抄报需要的。

5.普契尼的资料

6.米雷拉·弗雷妮的人物经历

7.杜应红的部分艺术家、评论家评述

艺术家的生涯歌剧经典唱段_艺术家的生涯

卡鲁索(Kalusuo Enrico Caruso , 1873--1921)

为了进一步深造声乐,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卡鲁索跑到米兰随指挥家隆巴尔迪学唱。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改进唱法,卡鲁索成为既是抒情又是戏剧性的男高音。

18年,普契尼为《艺术家的生涯》演出面试演员时,试听卡鲁索之后,作曲家惊讶地说“是谁派你来的?难道是上帝吗?”是年,卡鲁索在里沃那初演《艺术家的生涯》时,爱上了饰唱咪咪的、已婚的女高音阿达·贾凯蒂,俩人同居,生有两子。不过,卡鲁索婚姻生活并不愉快,阿达·贾凯蒂和妹妹里娜·贾凯蒂同是大美人,麻烦的是,卡鲁索同时爱上了她俩人,感情纠缠不清。11年后,阿达·贾凯蒂带两个儿子离家出走,使得卡鲁索一生内疚。

他在萨莱诺首唱《丑角》中的卡尼奥,以后他凡是唱此角色,都带有自己被遗弃的伤感心声,实际上他在唱自己的悲剧,卡尼奥也就成为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角色,在声乐史上评价很高。随后几年,卡鲁索赴各地演唱,颇受欢迎。

名声在外的卡鲁索引起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的关注,1900年12月26日,他应邀首次在该院亮相,在《艺术家的生涯》中饰唱鲁道夫,著名女高音卡列莉饰唱咪咪,这是卡鲁索首次与指挥大师托斯卡卡尼合作演出。1901年3月16日,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三巨头联同演出了博依托《梅菲斯特菲勒》,卡鲁索唱浮士德,夏利亚宾唱梅菲斯特菲勒,托斯卡卡尼指挥,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演出。1902年在,卡鲁索首次与世界级女高音梅尔芭合作演出《艺术家的生涯》、《弄臣》。随后,俩人以同样剧目在伦敦歌剧院同台演出,轰动乐坛,被称为“不朽的男高音歌唱家”。

1903年11月23日,卡鲁索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唱《弄臣》。在Met18年期间,卡鲁索共演出了627场,这是卡鲁索演唱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1918年8月20日在纽约,45岁的卡鲁索与芳龄25岁的多萝西结婚,他们的婚姻生活只有短短两年四个月,却很快乐,相敬如宾,十分恩爱,育有一女。卡鲁索最后一次在Met演出是1920年12月8日,唱《丑角》。12月11日,Met在纽约市布鲁克林音乐学院上演的《爱的甘醇》则是卡鲁索的告别演出。这是一次动人的演出,第一幕时,卡鲁索的喉咙血管破裂,鲜血不断地从口中流出,手帕一条一条染红,他仍然坚持唱下去……一代歌王终于倒下去了。

伟大的卡鲁索于1921年8月2日早晨病逝于出生地拿波里,享年48岁。

贾科莫·普契尼的创作生涯

莫扎特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时,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亥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这不仅是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体会。他愈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与道德所决定。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维也纳,并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1782年7月首演,获得成功。1782年,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乐家的女儿康坦丝·韦伯结了婚。此间,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创作经验。自从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这期间的作品,无论是歌剧还是交响曲,都展现出新的风貌。这些作品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表现了维也纳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国歌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参考资料:

://jjoin.net/BBS/showthread.asp?threadid=2943&page=end

回答者:慧美_潞 - 魔法师 四级 3-15 21:34

--------------------------------------------------------------------------------

1765年7月,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音乐会预告: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能使全欧乃至全人类感到自豪的神童。8岁的少年使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他的羽管键琴演奏、视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都使人叹为观止。这位天才儿童的父亲,根据绅士淑女恳切的要求,决定延长滞留时间。为此,各位有了欣赏这位小作曲家和他姐姐演奏的机会......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粗。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原籍德国,曾先后生有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都过早地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在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安娜。

列奥波尔德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尔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安等等。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尔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视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已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并且是一个很糟糕的奴仆。因为他拥有荣誉。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辱骂,甚至严厉的惩罚。然而,莫扎特毕竟不是海顿,他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为摆脱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沔。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人傍晚,朋友们到他家做客,从窗外看到夫妻俩在屋里愉快的地翩翩起舞,纷纷赞叹不已。待到进屋后才弄明白,他们因无钱买煤,不得不利用跳舞来取明,以此熬过寒冷的冬季。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The Magic Flute)首场公演时(1791年9月30日),他已痼疾缠身。

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陌生人前来拜,他请大师为他写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后,身心交瘁的莫扎特含着眼泪对妻子说,这部作将为他自己而写。“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草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认为自己不能活着完成它了,他鞭策自己来写这部充满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愦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这部传世之作的最终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门生修斯梅尔。

《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最后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喃喃自语地想象着《魔笛》的演邮:第I幕现在结束了......现在开始夜后的咏叹调.......凌晨1点,他悄悄地阖上了双目。此,豪华的威登歌剧院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

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康斯坦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

比起长寿而在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短命而早熟。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其中包括:歌星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回答者:楼下的恶魔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5 21:44

--------------------------------------------------------------------------------

我这里有一篇法国音乐学者对莫扎特的音乐的评价,你看有用没

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

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和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晕个和谐中间。

后代的人听到莫扎特的作品,对于他的命运可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但能够完全认识他的内心。你看他多么沉着,多么高贵,多么隐藏!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来作为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他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我们知道他的苦难,他的作品只表现他长时期的耐性和天使般的温柔。他把他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决不让人生的考验印上一个烙印,决不让眼泪把它沾湿。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当做愤怒的武器,来反攻上帝;他觉得从上帝那儿得来的艺术应当用做安慰的,而不是用做报复的。一个反抗、愤怒、憎恨的天才固然值得钦佩,一个隐忍、宽恕、遗忘的天才,同样值得钦佩。遗忘?岂止是遗忘!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一个悲壮的英雄会叫道:“我觉得我的斗争多么猛烈!”莫扎特对于自己所感到的斗争,从来没有在音乐上说过是猛烈的。在莫扎特最本色的音乐中,就是说不是代表他这个或那个人物的音乐,而是纯粹代表他自己的音乐中,你找不到愤怒或反抗,连一点儿口吻都听不见,连一点儿斗争的痕迹,或者只是一点儿挣扎的痕迹都找不到。G Min.[G小调]钢琴与弦乐四重奏的开场,C Min[C小调]幻想曲的开场,甚至于安魂曲的“哀哭”的一段,比起贝多芬的C Min.[C小调]交响乐来,又算得什么?可是在这位温和的大师的门上,跟在那位悲壮的大师门上,同样由命运来惊心动魄的敲过几下了。但这几下的回声并没传到他的作品里去,因为他心中并没去回答或抵抗那命运的叩门,而是向他屈服了。莫扎特既不知道什么暴力,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惶惑和怀疑,他不像贝多芬那样,尤其不像华葛耐那样,对于“为什么”这个永久的问题,在音乐中寻求答案;他不想解答人生的谜。莫扎特的朴素,跟他的温和与纯洁都到了同样的程度。对他的心灵而论,便是在他的心灵中间,根本无所谓谜,无所谓疑问。

怎么!没有疑问没有痛苦吗?那未跟他的心灵发生关系的,跟他的心灵协和的,又是哪一种生命呢?那不是眼前的生命,而是另外一个生命,一个不会再有痛苦,一切都会解决了的生命。他与其说是“我们的现在”的音乐家,不如说是“我们的将来”的音乐家,莫扎特比华葛耐更其是未来的音乐家。丹纳说得非常好:“他的本好完全的美。”这种美只有在上帝身上才有,只能是上帝本身。只有在上帝旁边,在上帝身上,我们才能找到这种美,才会用那种不留余地的爱去爱这种美。但莫扎特在尘世上已经在爱那种美了。在许多原因中间,尤其是这个原因,使莫扎特有资格称为超凡入圣(divine)的。

法国音乐学者Camile Bellaique(嘉密.贝莱克)著《莫扎特》p.111-113

参考资料:

法国音乐学者Camile Bellaique(嘉密.贝莱克)著《莫扎特》p.111-113

回答者:estellia - 魔法学徒 一级 3-15 22:46

--------------------------------------------------------------------------------

莫扎特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时,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亥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这不仅是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体会。他愈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与道德所决定。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维也纳,并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1782年7月首演,获得成功。1782年,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乐家的女儿康坦丝·韦伯结了婚。此间,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创作经验。自从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这期间的作品,无论是歌剧还是交响曲,都展现出新的风貌。这些作品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表现了维也纳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国歌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音乐家的小故事

19世纪中叶,法国的浪漫主义已经退火,文学欣赏者对作家们不加控制的想象力已经厌倦。他们要求符合生活真实的故事。于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了“真实主义”的歌剧流派,歌剧的题材取自日常生活,创作上追求紧张的戏剧情节和夸张的情绪,华彩的抒情曲调、较自然的感情、丰富的朗诵调受到欢迎。其代表作家是普契尼、马斯卡尼和莱翁卡瓦洛。作品有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莱翁卡伐洛的《丑角》继之而来的是法国人夏邦蒂埃的《路易丝》等。它们是这一新运动中的开路先锋。

在同时期,以俄罗斯为中心,包括其它国家,又兴起了民族歌剧。民族歌剧皆取材本国或本民族的神话、民间传说等,创作上以颂扬本民族的精神为基点,并力图摆脱西方艺术的影响,作品中洋溢着浓厚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气息。 真实主义源于左拉和易卜生的自然主义。它取材于日常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悲剧生活,可说是对瓦格纳理想主义的反判。他们细心观察身边人物,希望毫不夸张地反映他们的生活,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满怀同情,旋律优美,和声清新,有着浓郁抒彩。但真实主义在艺术上又追求紧张的戏剧情节和夸张的情绪,这就使他们的歌剧的情节又往往带有的性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普契尼领导歌剧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取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普契尼大胆地将意大利传统中自由的旋律和现代音乐的新要素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色彩丰富、细腻婉转的管弦乐。他的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剧情紧凑,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所以世界各大歌剧院每逢歌剧季必定排出普契尼的作品,而爱乐者也总是乐此不疲,前往剧院观赏一出又一出的杰作。他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在普契尼的推动下,意大利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批以各地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新的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

郭淑珍的个人经历

 音乐家是创造者,旋转的旋律,跳动的音符,是一首动听的曲子。音乐是最美妙的声音,可以治愈心情,可以表达感情。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著名的音乐家的故事吧。

 音乐家的小故事(一):

 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6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他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团里的小提琴手,也是一名作曲家。由于父亲是佚名音乐家,家里的孩子都受到父亲的培养和熏陶,在莫扎特3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正在琴房教姐姐弹钢琴,莫扎特搬来一个小凳子在一边观看,他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每当爸爸教姐姐弹琴的时候,他都在一边听,莫扎特的记忆力个性好,只要是他听过的曲子,他都记得,每当姐姐弹错音乐的时候他都能准确的指出来。

 在莫扎特的指指点点中,父亲发现了儿子的天才,于是当莫扎特4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教他弹琴了,莫扎特年级虽小,许多技巧复杂难度大的协奏曲他都背诵下来,还弹的很好。

 4岁的小莫扎便常常向家人展示他的音乐才华,每当家人吃晚饭的时候,他都要献上一曲给大家消遣消遣。个性是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他更是喜欢变现自我,他常常不管你允许不允许,便跑到钢琴边上弹了起来,凡是听他弹过的客人,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

 5岁的时候,刚上一年级的小摸着特便会自我创作各种曲子了,这个城市里的人们都明白他们家出了一个音乐小天才。

 在家里,经常有爸爸的2位朋友来练小提琴,这2个朋友是和爸爸一齐同台演出的小提琴手,有一天,莫扎特在听见爸爸和朋友们在客厅里演奏3重奏的小提琴曲,于是他自我也拿着小提琴来到客厅,平时摸着特主要是跟爸爸学钢琴,爸爸教他小提琴纯粹是为了调节。

 ?爸爸,我来担任你们的第2小提琴手,行吗?

 ?不行,这个曲子你还没有练习过?

 ?我能够看着谱?

 ?行行,就让我们的小天才试试吧?,在一旁的第二小提琴手发言了。

 就这样,莫扎特跟着爸爸和另一位叔叔一块演奏了小提琴3重奏,演奏结束了,三个大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大家都看着小莫扎特,为他的才华目瞪口呆。

 ?天啊,你这小家伙真是一个天才?

 莫扎特的父亲发现自我的儿子的确在音乐方面具有才华,为了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父亲便带着孩子们到外地去演出,6岁的莫扎特和姐姐一齐到维也纳、荷

 兰、慕尼黑等各地演奏,他们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莫扎特的表演,听众经常要莫扎特加演好多曲子。

 在莫扎特14岁那年,他遇到了音乐大师巴赫,巴赫十分喜欢这位音乐天才,于是亲自指导他的演奏和作曲。莫扎特一声创作的音乐领域有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莫扎特还写了超多的嬉游曲小夜曲、舞曲等。在这些风俗性的作品中,莫扎特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

 总的说来,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完美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

 音乐家的小故事(二):

 巴赫的故事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SebastianBach)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在10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只好到外地他大哥克里斯多夫处居住。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他把乐谱锁在书房一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十分保密。小巴赫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本乐谱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其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外出求学

 在巴赫成长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学习,除了抄录他们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求学之旅。

 15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300公里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演奏,还有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回到吕内堡的途中,他没有了路费,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以此充饥。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先这是好心人对他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仅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1705年,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一职,他向教堂当局请去吕贝克聆听著名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演奏会。在那里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迷住了,待了四个月才回到。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训斥。

 管风琴之王

 巴赫可称得上是?管风琴之王?。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巴赫生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指并用的管风琴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用踏板的技巧。

 1714年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试想,如果巴赫熟练的脚也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呢?

 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就像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之后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能够与之相媲美。1720年,巴赫前往吕贝克访问了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根据他的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赖因肯惊叹道:?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术已经死去,此刻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着。?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简陋的小教堂弹奏。有一次,一位久闻巴赫大名但并不相识的乡村风琴师听过巴赫用简陋的管风琴弹出了惊人美妙的音乐时,他对眼前这位非凡的陌生人说:?您如果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入土难安

 1750年7月31日,巴赫入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的南墙下,没有墓碑或任何纪念物。因此,他的准确墓址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才又记起了这位音乐大师。1850年成立的巴赫学会为了弥补前人忽视大师的罪过,决定在1885年即巴赫诞辰200年之际重修巴赫的陵墓。然而,世事沧桑,风物全非,墓地已是荒烟蔓草,巴赫墓址已不可寻。无奈,莱比锡市政委员会只好在墓地南墙钉了一块铭牌,上面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于此处?

 又过了9年,教堂墓地翻修,推倒南墙,挖掘地基,这才有了一个寻找巴赫遗骨的机会。但是1750年下葬在此的有1000多人,寻找巴赫遗骨无异于大海捞针。幸好查点纪录才明白,这1000多人中,只有12人是用橡木棺材盛殓的,而巴赫就是其中之一。

 1894年的一天掘出了三副橡木棺材,其中一副有一成年男性骨骼,身材不高,头部很大,额头略平,下巴厚重,眼窝深陷。经与巴赫肖像比较,又经科学的检验,认定这就是巴赫的遗骨。随后,遗骨被装入一口厚重的石棺,安置于圣约翰教堂的祭坛下。石棺上简洁而庄重的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由于二战战火的破坏,巴赫的棺材又于1950年迁往圣托马斯教堂。就这样,巴赫在他死后200年才真正入土为安。他虽没有像亨德尔那样享受国葬,极尽哀荣(亨德尔葬于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可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却也没有像贫病交加死去的维瓦尔第那样,草埋在乱葬冢,让后人永远无法寻觅。巴赫的一生可谓生得踏实,死得平凡,但他却在平凡的生和死中铸就了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伟大。

 音乐家的小故事(三):

 贝多芬的故事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十分高,期望自我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务必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样不练琴了?

 ?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

 ?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样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貌。?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一晃几年过去了,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十分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十分崇敬的情绪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我的刻苦努力,他最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我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之后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超多优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状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我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我。公爵此刻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音乐家的小故事(四):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感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

 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音乐家的小故事(五):

 冼星海的故事

 冼星海,曾化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县,1905年生于澳门贫苦的船工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他6岁进私塾。祖父病逝后,他失学而随母亲去了新加坡。他于1918年回国,因交不起学费而入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

 冼星海在音乐上可谓大器晚成。他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他刚到巴黎时,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温饱。之后,他遇到那里的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29年,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之后,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师从著名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杜卡斯,写下了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风》等。1935年夏,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能够自我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音乐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冼星海在西方求学期间,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回国途经伦敦时,英国海关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几个小时。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学成回国成了名人。国民党想利用他写颂歌,惟利是图的商人也重金收买让他写?桃花窝里美人多?之类的商业歌曲,他都不为之所动。他精心为进步**《复活》、《雷雨》、《大日出》、《夜半歌声》配曲,而且为了抗日救亡不要任何报酬。

 在延安时期,冼星海不仅仅在组织上入了党,艺术创作也到达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状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就应说,这也恰恰是他周围革命环境影响的结果。冼星海与聂耳一样,把音乐当成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了他们。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超多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急需莫扎特的生平简历,只要重点!手抄报需要的。

郭淑珍 1927年6月1日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清县。

声乐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成员。应聘中国音乐学院任研究生导师、天津音乐学院名誉教授、文化部历届专业考评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等。

1947年入北平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声乐,1949年艺专并入中央音乐学院。1950年随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二分团赴云南宣传、演出、创作和风。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公派留学苏联,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获优等生毕业证书及优秀歌剧和音乐会歌唱家称号。

1957年获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和金质奖章(1955年获国际声乐比赛三等奖)。学习期间除担任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歌剧主演外,并于1958年先后受邀莫斯科斯担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模范音乐歌剧院和乌克兰共和国里沃夫市大剧院饰演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咪咪”和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女主角“塔姬雅娜”。演出获得好评,著名音乐评论家叶.格罗绍娃在苏联《真理报》撰文称赞郭淑珍扮演的塔姬雅娜为“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郭淑珍1959年归国后任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员,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音乐舞台上,在天津、北京、武汉、香港、前列宁格勒、里沃夫市举行了一系列个人独唱音乐会,郭淑珍音乐会曲目包括古今中外,极其广泛。在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举办过个人中国作品独唱音乐会,宋振庭撰文称:“郭淑珍的独唱声情并茂,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及完美性和感染力。可见她的功力教养之深……”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在中国首演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郭淑珍再度饰演塔姬雅娜,各界关注,颇有好评。中国唱片社给她录制并发行的唱片数量在美声歌唱家中堪属最多,得到了广大听众和专家们的一致赞扬。1989年获中国唱片社总公司首届“金唱片奖”。1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片发行《二十世纪中华歌坛名人集珍藏版》个人专辑(CD)。莫斯科唱片厂收录了许多郭淑珍演唱的古典名曲、歌剧选曲、及中、俄民歌,并出版发行了唱片。

1947年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195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同年加入中国***。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声乐系。1959年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5年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历任中央韵学院讲师、声乐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1955年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演唱铜质奖章。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演唱金质奖章。

在第五届、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古典歌曲比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一等奖;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演唱比赛指导教师奖、文化部国家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曾在苏联、香港举行独唱音乐会。主演过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艺术家的生涯》,演唱歌曲有《黄河怨》等。 1958年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模范音乐剧院和乌克兰里沃夫市大剧院先后邀请郭淑珍扮演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女主角咪咪和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女主角塔姬雅娜。演出获得好评,并被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叶·格洛舍娃誉为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 郭淑珍声乐教学成绩显著,几十年来培养了数百名中、外学生,如方初善、孟玲、邓韵、温燕青、张立萍、王秀芬、韩芝萍、潘淑珍、莎妮<泰国>、周享芳、杨瑞琦、魏晶、郑莉、宋祖英、王威王静、林晶、幺红、郭燕愉、郑绪岚、孙媛媛、李国玲、王燕、冯国栋、陈亚洲、柯绿娃、吴艳彧、吴碧霞、谢天、王宏尧、孙砾、王瑾、关月英、陶英、孙东方、邓于蓉、贾春雷、方新、付慧勤、傅红、黄楠、金顺爱、刘小丽、李志琼、陆薇、祁伟耿、宿慧、郑力、毕宝仪、张璋、潘凌云、李媛、王辰、吴霜、谭美兰、郭燕仪、郭小先、平慧玲、许晶、黄静、王向红、李广先、于敏、赵劲松、薛红萍、叶曲凌、张黎红、仓传得、刘五红、张暴默、余庆海、张晓明、石垒、刘嵩虎、刘晓菲、吴霖、潘小芬、吴杰等,许多人在国际、国内声乐大赛中获奖,成为优秀的歌唱家、声乐教授,有的已登上世界级音乐舞台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普契尼的资料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中文名: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外文名: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国籍: 奥地利

出生地: 奥地利萨尔茨堡

出生日期: 1756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 1791年12月5日

职业: 作曲家

代表作品: 《安魂曲》,《牧人王》等

人物生平

1765年7月,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音乐会预告: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能使全欧乃至全人类感到自豪的神童。8岁的少年使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他的羽管键琴演奏、视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都使人叹为观止。这位天才儿童的父亲,根据绅士淑女恳切的要求,决定延长滞留时间。为此,各位有了欣赏这位小作曲家和他姐姐演奏的机会......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原籍德国,曾先后生有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都过早地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安娜。 列奥波德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Mozart 给妻子Konstanze的信件第一页

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南内尔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童年的Mozart接受奖赏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奏。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试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并且是一个很糟糕的奴仆。因为他拥有荣誉。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辱骂,甚至严厉的惩罚。然而,莫扎特毕竟不是海顿,他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为摆脱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丝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朋友们到他家做客,从窗外看到夫妻俩在屋里愉快的地翩翩起舞,纷纷赞叹不已。待到进屋后才弄明白,他们因无钱买煤,不得不利用跳舞来取暖,以此熬过寒冷的冬季。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The Magic Flute)首场公演时(1791年9月30日),他已痼疾缠身。 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陌生人前来拜,他请大师为他写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后,身心交瘁的莫扎特含着眼泪对妻子说,这部作将为他自己而写。“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认为自己不能活着完成它了,他鞭策自己来写这部充满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愦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这部传世之作的最终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门生修斯梅尔。 《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最后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喃喃自语地想象着《魔笛》的演出:第I幕现在结束了......现在开始夜后的咏叹调.......凌晨1点,他悄悄地阖上了双目。此时,豪华的威登歌剧院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 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康斯坦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作品CD(16张) 比起长寿而在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短命而早熟。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莫扎特去世后,尸骨安葬在圣马克斯墓地(当时实行简葬)。 地址:St. Marx Friedhof, Leberstrasse 6-8, 1110 Wien。 他的墓碑於一八九一年从圣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园名人墓地32A的第55号墓穴,莫扎特的一座大理石纪念像创作于一八九六年,如今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园,是游客们乐於观光的地方。

米雷拉·弗雷妮的人物经历

1858年11月23日生于卢卡

姓名:贾科莫·普契尼

出生年代:1858—1924

国家:意大利

生平简介:贾科莫·普契尼(Puccini Giacomao,1858—1924年),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普契尼1858年11月23日生于卢卡,1924年11月29日卒于布鲁塞尔。父亲米凯莱从事作曲、演奏、教学活动,在普契尼6岁时就去世了。普契尼童年时并没有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或兴趣,由于亲人的希望和母亲的鼓励,进入卢卡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C.安杰洛尼学习后,才逐渐显露出音乐才华。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一名,19岁担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他生活贫困,当邻近城市上演G.威尔第的《阿依达》时,他徒步往返去听歌剧。这部歌剧使他十分震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1880年普契尼入米兰音乐学院,师从A.蓬基耶利和A.巴齐尼学习。1883年毕业,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获得好评。他的老师蓬基耶利看出他的才华更适于舞台音乐的创作,于是请人根据《吉赛尔》的题材为他编写歌剧脚本,参加歌剧创作比赛。普契尼写成独幕剧《群妖围舞》,虽然落选,但在米兰上演时却获得好评。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由于脚本不佳,以失败告终。他由此认识到,歌剧的成功有赖于好的脚本,它应该吸引人、感动人。这种追求,成为他后来作品的戏剧结构的重要特色。1893年,普契尼根据法国古典名著《曼侬·莱斯戈》写了一部同名歌剧,在都灵上演。虽然这部作品不如法国作曲家J.马斯内写的同名歌剧成熟,但是许多方面标志着作者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正在形成。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普契尼在创作题材和内容方面,致力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是一系列感情丰富,悲剧性的妇女形象。《曼侬·莱斯戈》的结构灵活,用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串发展手段,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和地位,音乐的地方色彩浓郁。作者从此一举成名。以后,普契尼连续创作了3部最重要的作品。《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亚人》)是为普契尼奠定国际声誉的一部名歌剧。素材取自法国作家亨利·缪尔杰(1822—1861)的《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1896年,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都灵首演。这部为世人所热爱的作品,首演时尽管并未成功,但两个月后在巴勒莫再度演出时,却获得狂热的欢迎,确立了普契尼的世界性地位。在这部作品中,普契尼的着眼点不在于描绘巴黎拉丁区落魄的艺术家们放荡不羁的生活,而在于描述绣花女咪咪与诗人鲁道夫的纯真爱情的悲剧。剧中没有戏剧性展开的大段咏叹调、重唱、合唱,而是在贯穿发展的织体中加进篇幅不大的独白、灵活的歌唱性的朗诵调和尽情吟唱的段落。他用主导动机巩固各场之间的联系,并且初次运用印象派的色彩和声。这部歌剧很受听众欢迎。1900年,以V.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的歌剧《托斯卡》在罗马上演,受到凯旋般的喝彩。这部歌剧是以法国大歌剧风格写的,它反映了历史英雄的题材。主导动机发展丰富,有充分展开的大段二重唱,和声复杂,终场写得很富于效果。此剧可以说是普契尼后期作品中典型的真实主义杰作。1904年,普契尼根据D.贝拉斯科的剧本写的歌剧《蝴蝶夫人》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这部作品又回到室内风格的抒情歌剧上来,不追求描述外在的舞台效果,集中刻画女主人公的复杂心理。由于剧情的社会背景是日本,在音乐上渲染了东方情调,运用了真正的日本曲调和五声音阶,而在配器上则借鉴了印象派的音响造型手法。上述3部歌剧,被搬上世界各国舞台,至今盛演不衰。 普契尼后期的作品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追求离奇的情节、刺激性,或表现暴力。如1910年在纽约上演的《西部女郎》,运用了美国黑人的拉格泰姆音乐和印第安的歌词,美国西部音乐色彩浓郁,戏剧矛盾跌宕起伏,使这段暴力故事更带有刺激性和自然主义色彩。但场面与音乐的联系不紧密,如今很少演出。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取材于C.戈齐的神话剧,在这部作品里他坚持了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摆脱了原著的象征性,使全剧充满生活气息,人物都是富有的活生生的人。他在这里一反过去常取的抒情室内风格,恢复了几乎被人忘却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有雄伟的合唱、辉煌的独唱段落、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等。由于戏剧的背景是古代中国,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但其他方面并无中国特色。他在剧中广泛运用了欧洲的古调式,有些表现性强的场面,运用现代和声,形成不协和的多调性结合。可惜写到第三幕时普契尼因病逝世,剩下的部分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他的草稿完成。1926年4月,当《图兰朵》在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在第三幕临近结尾时放下指挥棒,转向观众低声宣布:“大师的作品在这里结束。”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至今仍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经常演出的主要有4部:《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纵观普契尼的歌剧作品,虽然都与爱情相关,但是透过丰富的管弦乐法和音乐美学,再配合张力十足的戏剧情节,他塑造了歌剧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从温柔抒情的咪咪(《艺术家的生涯》)、柳儿(《图兰朵》)、巧巧桑(《蝴蝶夫人》)到个性刚烈的托斯卡、杜兰朵以及游戏爱情的穆塞塔(《艺术家的生涯》)、曼侬·莱斯戈等等,普契尼为歌剧舞台树立了经典的女性角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普契尼领导歌剧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取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普契尼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大胆地将意大利传统中自由的旋律和现代音乐的新要素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色彩丰富、细腻婉转的管弦乐。普契尼发展了威尔第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他借鉴各民族乐派的成就,顺应时代的潮流,兼收并蓄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叙风格,乐队担负戏剧性布局的作用,积极参加到舞台情节的发展中去。他力求使歌剧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其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剧情紧凑,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普契尼的创作和艺术实践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在普契尼的推动下,意大利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批以各地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新的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

杜应红的部分艺术家、评论家评述

米雷拉·弗雷妮 (Mirella Freni,1935-),著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受教于著名声乐教师康波加里阿尼,1955年在家乡初演歌剧《卡门》中的米卡埃拉,后在意大利各地方歌剧院演出。1960年以扮演歌剧《唐·璜》中的琳娜,在格林德伯恩歌剧节上博得好评。1963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的形象,奠定了在歌剧界的地位,1965年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

关于杜应红的几个词组释义

实用的天才

我总是认为,天才不适于现实,现实不适于天才,天才更具审美,而审美与实用往往存在着悖论。天才可以轻易直接地感知世界因而无度地挥霍生命直至消亡,因而天才总是在灵光乍现后消失或自杀。因此,天才的快乐被现实者称为可悲,也可歌可泣。然而,有这样的一种天才,他将这种上天给予的才气转化成现实的才干,将抽象的审美的天才付诸于实践。他有足够的才气用于创作,可是如果只有创作,他必定像其它天才一样的结局,于是他为自己的天才找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以此来挽救自己也挽救了更多的天才们,这个天才除了艺术创作,他办学校搞教育,他创建艺术基地,他办网站搞出版,他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他用现实的物质存在握住了天才短命的咽喉,将天才留在人间。他是杜应红。当我这样说他时,定然有人会对我的说法有异议,然而别忘了,只有天才才会发现另一个天才的存在,天才总是能发现别人所发现不了的东西,并且将之揭示出来。如是以鉴。

儒雅的野蛮

儒雅不是谁都配得上形容的,活着至今,恕我少见多怪,我还没看到一位真正称得上儒雅的男人。杜应红当然也不是,但他有这种儒雅气质,他的这种气质时常掩盖不住他骨子里面的野蛮,这种野蛮恰恰体现了他的天真率性,恰恰体现了一个男人的自然本色。我之所以喜欢他,不是他的儒雅与野蛮,而是在深圳这个物质之城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依然保持着有棱有角的本质,而不是令人恶心的圆滑与狡诈。

邪恶的善良

人不是生来就邪恶的或者善良的,也不是生来就纯粹和完美的,这一切都是后天造就和捶炼出来的,一个人的追求与选择决定了他的灵魂是否高贵。善良的意欲有可能造成邪恶的行动和结局。一个能看透本质的人不会对轻易对人下定论。也不会对任何事物轻易下结论。我只是想对杜应红说:哥们,你的善良带着某种邪恶,这就是人性,当你有足够勇气呈现出做为人的本性时,我看到了你身上显示出了某种不为人所知的真与美。

踏实的不安

杜应红说他只想踏实地做人老实地办事,因而显示出了他心底的不安。不安是每个对生命有感知的人的自然反应。一个人只要活着,他/她就承受命运的诅咒,生命没有自由,因而自由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只要活着就必须忍受来自生活的、生命的、社会的、家庭的、她/他的、自己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种种有形无形的束缚与限制。他的《紧箍咒》系列作品中将此种不安完全表达出来。我不是评论家也不能代表大多数,我只能代表甚至连自己也代表不了地来对他及他的作品作出如此准确的或错误的反应。权当呢喃吧!

无私的自私

天底下谁敢认为自己是完全无私的呢?那他/她就是自私。真理不容说出,说出了必然面目全非。当杜应红在深圳这个经济主流艺术边缘的新城市里,自发创办了深圳当代艺术创库,对此花费人力、财力、精力毫无怨言,勇敢地承担了自己所认为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时,某种使命感已在他身上得以阐释。有人说,他是以无私来成就自私。此人说的对,如果天底下的人都能以无私来成就自私的话,那就世界就太平了。但若说者是不怀好意,那他也去试试,看看有没有这个本事。

野心的无欲

很多人坚强的意志产自于内心的脆弱,自满者必自卑,无欲者心最野。因而这些负面往往是能者的动力。它推动着有野心的人去实现另一个极端。谁说有野心不好或自己没有一点儿野心,那他/她不是虚伪就是认识不够,整个历史与社会的推动与进/退步就是一部野心史,一个个的野心推翻了又一个个的野心又产生了更多的野心。杜应红是有野心的,而且这个野心挺大,无欲将是他的精神高度,谁都有野心,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有能力去实现,我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将野心进行到底。祝福他吧。

词义释毕,想起有一次在深圳南山创库,帅气健硕的杜应红给与我工作室对门的艺术家韩潮的摄影作品当人体,完了跑来我的工作室洗澡,只见杜君浑身铜**油彩,用一布裹住下身,面带羞涩而又坏坏地笑着, 那一刻, 美极啊!我的目光无法再纯洁起来,也无法不再纯洁。至今,我依稀记得那块布,有似于耶稣挂于十字架时用的那块。而关于我们的友谊,自从“进行时”那次展览认识至今,我不曾亵渎过。

沈 鹭

2008年7月20 于环铁工作室

林善文:遭遇杜应红

清晨6点,杜应红在生物钟的指令下醒来,看着还在睡梦中的妻儿,他起了床,今天是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的第N次展览,他得早早的到创库(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去整理一些资料,上传一些深圳艺术网当天需要发布的新闻,并给一些尚未来得及发邀请的朋友、媒体发送邮件。

他匆匆下了自家的楼,从南山区的一个住宅区里边驱车而出,他没有直接驶向创库,与往常的大多数情况一样,从家门口出来之后,拐了一个弯向另外一个方向驶去——把车开到了深圳大学的校门口,他没有忘记昨天与另外一位艺术家需要搭他便车的约定。30分钟后,他们到了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深圳艺术创作库。

他先打开办公室的门,重新把朋友们昨天翻乱和抽出来的某些书放回书架,然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室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当天活动的程序与的资料。大概九点钟左右,他的助手来到来了办公室。他向他们交代一天的工作,以及稍作布置。他本想去工作室弄弄作品,看看时间有点紧,就直接驱车前往今天的展览场地。昨天已经将展览布置一天了,他需要重新检查作品的标签之类的是否都弄好了,有一部分作品还需要作出调整。由于某位艺术家反应比较迟钝,就差他的作品尚未运送过来,他再次打电话催促。对方说没有找到合适的车子运输作品,老杜二话没说,把现场的工作作了交代,寻车而去,很快就在南山的某菜市场旁找到了合适的车子……

作品运输回来弄好已经是下午2点钟了,他叫来一个盒饭,一般是回锅肉盖饭,需要加辣椒,外加一瓶啤酒。他花掉两分钟吃完,然后开始检查话筒等音响设备,他看见地上还有一些垃圾,他开始去找扫帚,可这时问路的电话打了过来,他开始不厌其烦的重复这是什么地方……然后与空间主人聊上几句……

下午三点,客人陆续到来,四点开始举行开幕式,期间,你会看见他在人群之中不断的穿行,在忙碌着。他没有端着一杯红酒陪人聊天的空闲……偶尔停留,聊上了几句……他办着认为重要的事情。晚上7点,一行大约20人的队伍开路到了鞭炮美食馆,不用说,是老杜埋单了,他的绰号是“杜老大”,到深圳的艺术家找到他,他都热情的安排接待……饭局间,频频举杯,老杜有点喝高了,他开始唱歌(往往是那撕心裂肺的叫歌“社会主义好”)。把一些朋友送走,有一些从外地过来的朋友,他又车带上这些朋友,还有另外一位艺术家的“红旗”一起同行,十几号人,径直到了蛇口的海燕酒吧,继续喝酒,谈天说地,谈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不良现象,谈某个人的作品真烂。席间,老婆叫女儿打了一个电话算是查岗……很快,时间就走到了凌晨一点多了,他再把这些人领到某个夜市的消夜摊上,点了一些粥和几个小炒,最后将这些人送回酒店。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了,老婆孩子早已经熟睡……

当然,这是我对他一天生活的想象。是这些年来,在我与他的接触中,他在深圳给予我留下的印象大体构成了这样一个想象。从他频频折腾出一件件事情来,以及他身边的诸多事务,我猜测他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也是这样过来的。在这里我无意塑造他抛家弃女的为艺术献身,他可能常常是,午饭在外边胡乱解决,晚饭,他会说:“我要回家了。”遇到朋友来,却必须走开的时候,他有时会会先把大家带到一个餐馆,提前把单结上,然后回家。

人生是一条记忆的河,情感在记忆和想象里边变得恒长和感人。对一个人的认识和对一个人的信赖,最初来源于偶遇,在短暂和由片段构成的愉快和美好的相处之后,时空常常会把人和事情相隔。幸好,是记忆担负着修复的功能。我们依赖温暖的记忆来激励彼此的人生。

我与应红当面接触不过六、七次,相处在一起的时光也就10天,最多。同住一室或许只有三次,没有聊到通宵,卧床会从凌晨两点开到四点或许更长一点的时间因为对方“无法回复”而结束话题。剩下的就是云南与深圳或者北京与深圳之间的漫长时间的一个电话,以及他频频举办活动发来的信息和以及某次想起对方的时候猜测对方都在忙些什么。时间就这样带走了四年。在接触和想象中,在某些来之不易的结果中,我们共同温暖和鼓励着。

杜应红集传媒人、行为艺术家、画家、批评者、策展人、活动组织者、艺术教育者、经纪人等于一身,如果不用这么长串的名词介绍,截取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概括他的身份。但有一个词比较合适,那就是“艺术家”。我想杜应红满意于这样一个身份,这样的判断来自于我个人的经验。他个人有时候则把“行动的思想者”作为他的理想目标。

这里边涉及到了艺术家的身份判断的问题。是否,艺术家一词仅局限于“做出具体可视、可摆放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称之为一件好的作品。作品如果以件为单位,这个“件”的划分范畴局限在哪里?杜尚说,“我最满意的作品是我的生活。”大家对这句话或许并不以为然。我们身边的榜样,叶永青也说“我以能够成为一位艺术生活方式的叫卖者为荣。”现在被大家所推崇的英国批评家约翰·伯格,事实上他还是一位画家、家、文化史家。也就是说单一的表达方式满足不了一位才思敏捷、才气逼人的思想者和行动主义者。

杜应红是一个典型的“行动派”艺术家。是一个明白新时代艺术家应该不被传统的“单一型”艺术观局限的艺术人才。艺术不再是为了方便于收藏、销售、摆放在美术馆的角落,被动的等待着别人来审美、反思、批判的 “固体物”,艺术是融入艺术家日常行为中的“公共服务行为”。艺术由一个名词变为一个动词。艺术家的使命是通过多重叙述的方式来推动“艺术”的影响力。由这些使命感的艺术家,都集多种创作方式于一身。

话说到这里就已经很明白了:我把杜应红看作成一件作品。而他所创作的那些雕塑和绘画被大家称为作品的东西,是“杜应红”这件作品的一部分。

应红的人生充满。他从小就是一个无畏和善于行动的人, 12岁在老家开始为村里大部分人家书写对联,13岁开设篆刻铺子在周边乡镇赶场赚钱,17岁在市区开设个人装潢部,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专业培训,自学和努力的结果——他的人生一片坦途。意外的是:18岁,杜应红却因为伤害罪被判刑6年。应红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却因为过于善斗好武而走向了人生的反面。看似不幸,却是万幸。监狱里给予了他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他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在“义”和“道”之间,他找到了平衡感。因为他的文艺天赋,杜应红很快的成了监狱里的文艺工作者与领导者,在那几年,他结识了大量的笔友与文化人,这对他后来的艺术之路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出来后,他到了深圳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次获得各级优秀教师的嘉奖,并且受邀编写了由中少社出版的全国幼儿园美术教材。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人生又作出了新的抉择:他放弃了少儿教育的事业,进入职业艺术家的生涯。应红人生目标的明确性,从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规划和突破中得到体现。

也就是在2002年左右,在艺术界需要“策展人”的时代,杜应红在深圳揭杆而起闹革命,组织和策划了很多展览。记得2005年,他将广东的7位艺术家(邓荣斌、田流沙、莫峻峰、胡赤骏、周金华、江宏)的“南方生活”带到昆明创库举办展览。在题为“架上绘画的本土与地域特色”的座谈会上,老杜为“艺术家”代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不久后,他就开始折腾成立一个“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四十多位艺术家、以及一些诗人、批评者参与进来。期间,他还折腾了很多事。再再后来创库由于“城门失火”而搬迁到了现在的F518创意文化产业园。刚刚落脚,他就开始搞乔迁大展曰“重启 . 刷新”、艺术家工作室开放日,艺术家得以有理由“开门接客”。他所策划的“我家艺术馆”被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上百家媒体单位访报道。

我们看看他的简历好了:策划“深圳移动”当代艺术展、“过日子艺术收藏系列展、”策划我家艺术馆系列活动30项、策划重启.刷新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13项艺术活动、策划深圳制造青年艺术家推介系列作品展8场、主持深圳大道现场艺术节、策划创库开放系列展览活动、策划一条路深港当代艺术展、、策划当代艺术进社区8场、策划“反空降艺术系列12项、策划创建“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大家可以问百度或者谷歌。

2004——2008年期间,“迄今策划了近百个艺术活动”.这么辉煌的业绩,很少有人能够与他媲美。深圳艺术家乃至广东、云南等地的艺术家就在对杜应红的信任中,作品交给他,从这个展厅搬到另外一个展厅。一大群艺术家跟随他指南打北。除此之外,他还主编深圳艺术网、《深港艺术》杂志……

说实在的,应红属于说话很冲,个人喜好比较强烈的那种人,有时候我会为他做事情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而担心会把事情弄糟,但事实证明,因为他的公心而征服了大家。对事不对人的做事原则得到了一大群朋友的支持。就是这样一位具有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的事主,为什么他还去做作品呢?!杜应红这么忙,他还有没有时间做作品?!“安居乐业”型的人很难想象这点。人们总是认为“批评是熊掌,而艺术创作是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别人也做不了!事实是否如此?

04年,应红开始创作《紧箍咒》系列作品,先是绘画,画面中多为小孩头戴紧箍咒的形象。到2008年(今年)夏天把自己铸成雕塑,中间这段时间穿插着无数次行为创作。可谓立体式扫荡!

从观念的深刻性来说,作品的主题和意义都清晰明了,切中国家教育弊病的要害。当然,作品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在小孩的身上,“哪里没有平等,哪里有剥削哪里有逼迫,哪里就有‘紧箍咒’”,这是一个关于强加、负担、以及承受力的话题。作为一位艺术家,应红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将作品创作出来,等待他人来发现,而是通过重复和多次的举办展览来实现这一件作品的影响力。据说,应红已将他自己戴有紧箍的雕塑安装在他的车头上,整天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招摇过市”,引来“百分百”的回头率。迄今为止,他的作品随着他的“最牛新闻访车”,已经跋山涉水的到过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等地进行“巡回展出”。那么这些作品的影响力,因为应红本人的进社区、进集市、进山区、进网络等,已经让全国的很多老板、小板们深有感慨了。我们自然不能低估这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从老杜的“这件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出,艺术家会用同一种方式去表达不同的观念,也会用各种表达方式去表达同一个观念。如果还单一的运用审美法则去评判这些作品将会显得狭窄。如果,我们仅仅用观念去理解他的这件作品,也会显得过于简单。从作品的图式看:他追求图象本身的视觉冲击力,绘画作品注重对比色效果运用,行为多为正面效果,雕塑作品“以身作则”。尽管总体而言,作品的语言略显单纯,缺少更多值得玩味的地反思,但是有什么重要呢?重要的是继续往前走。

08年的某天,应红开始实施他的另外一件作品:他穿上了白大褂,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医生,将他的听诊器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危房、飞机、女人、男人。这一命名为《诊断》、《诊》的系列作品也势如破竹的进行着。他似乎提示了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世界充满着不安全的隐患,每个人都有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的作品来看似轻松幽默机智里边显示出了他把握脉络的主线准确、狠。这也是一个令人反思的作品。而更为巧合的是,在他在深圳创库实施了《诊断》不久,深圳创库因为楼下的工厂失火而引发了火灾,让这件作品有了预言性的效果,作品所提出的问题更加显得必要和重要。

从他的2005年的《放鞭炮》现场作品、《三个代表、统一思想》、装置作品《新闻联吹》、2007年7月1日实施的《逆行2007》、《大喇叭、小喇叭》、《盛世大合唱》以及记得,2008年5月11日,他在我的个展上因为缅甸发生了严重的灾难针对大陆的“不听见”反应与林春园等实施了《没听见》的现场行为。而更加戏剧的是第二天,汶川地震发生了——杜应红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看似猛撞,却细心周到的人,一个不怕天,不怕地,富有正义感的人,不拘小节、雷厉风行成为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他将作为一件“美好”的作品被被人欣赏和佩服。

我们再次反观他做的那些“非物”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在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他组织举办的艺术、诗歌小型作品超市展,在闹市中举行,作品价格低廉,与艺术就是奢侈品的观念相比,他走的是群众路线。尽管,据我所知,没有能够卖出什么作品,但是他的目的同样是达到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并理解艺术。这次他做的《我家艺术馆》的艺术进社区活动,目的就更明确了,以家庭为单位,孩子——父母——邻里乡亲。他把他的“南方生活”以及他的紧箍咒搬到了美术馆、银行家的办公室、领导的家里,他的艺术观和艺术影响力在越来越强的发生着威力。我想,教育意义,引导观者,探索者……杜应红一直没有放弃这样的追求。

2008年12月

杜应红长得横高竖大,身板儿一看就知道拳脚功夫不错,走起路来又一摇二晃,象个老大。据说,他年轻时在这个红黑二半的社会里冲杀过,也为青春和幼稚付出过代价。由此想到,艺术界“袍哥现象”中的一些人,喜欢硬撑一种场面,虚不说,一拳上去脸就发白,只会玩一些小样让你苦笑不得。杜应红给我的感觉要真实得多。

杜应红热爱艺术,画画得不错,策划的一些活动也有板有眼,偶尔写一点文字也都在刀口上。重要的是,他待人接物上的一些经验,会给他带来一些局面,支持他的人也会慢慢多起来,这对他的艺术事业很有帮助。他的未来,我们不可以小视。

我和杜应红在深圳玩过一段时间。我那时在邓荣斌的画室里画画,他是邓的朋友,常来画室里玩。我对他在艺术上投入的极大热情,一直报以支持和钦佩。他也经常拉我“入伙”到他策划的艺术活动中来,给我带来不少快乐。艺术上如果没有其他,快乐就可以了。和杜应红在一起,你会很快乐,这一点我敢保证。

茅小浪(06.7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