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飞霜典故_六月飞霜

"六月飞霜"指六月霜雪飞舞;比喻有冤狱、冤情。

六月飞霜(拼音: liù yuè fēi shuā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梁·萧统《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

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详细解释

1.?解释:旧时比喻有冤狱。

2.?出自:唐·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3.?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有冤狱、冤情

漫说天飞六月霜,珠沉玉碎不须伤。"六月飞霜"是说人有大冤屈,在人间不能昭雪,上天却做出反应,以反常的天气向人们表示,有人受了冤枉。比喻世间有冤狱。古代时候,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用封建迷信的思想去解释大自然一切反常难以以当时的知识来解释的怪现象。

这体现出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极度缺乏,只能用迷信来寻求心理安宁。但在中国古代文化角度上,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天人感应"。

以如今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如果冷暖气流交锋剧烈,则会产生强降雨;但如果气流突然将含有冰晶或雪花的低空积雨云拉向地面,便会在小范围内出现短时间飘落雪花的奇观。因此产生"六月雪"的直接原因,是夏季高空有较强的冷平流,而不是所谓的"有人冤狱"。

“六月飞霜”借指冤狱,或用来比喻冤情感动天地。“六月飞霜”也作“五月飞霜”。

此典出自《后汉书·刘瑜传》:“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天为之下霜。”

战国时期,齐国临淄有一个人叫邹衍,精通阴阳之道,他写了一本十几万字的书,论述时世的盛衰兴亡都随金、木、水、火、土这“五德”为转移,他的论说宏大不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邹衍游历各国,宣扬他的学说。他到达燕国时,燕王修筑碣石宫请他居住,向他请教。于是邹衍就在燕国做官,对燕惠王尽忠效力,然而,燕惠王身边的人都向燕惠王进谗言,陷害他。于是燕惠王听信谗言,把他关进了监狱。邹衍仰天大哭,感动了上天。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然而却遍地下起霜来。